2021至2025年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的五年,是江西锚定“作示范、勇争先”目标定位,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。五年来,中国邮政储蓄银行(以下简称:邮储银行)江西省分行坚决贯彻国家金融大政方针,紧扣江西发展战略,以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为核心抓手,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全省城乡,在实现自身改革发展突破的同时,更成为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金融力量,以金融之笔在赣鄱大地上书写了“邮储担当”,传递了“邮储温度”,彰显了“邮储力量”。
科技金融赋能,精准滴灌新质生产力
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,科技金融则是激活创新动能的关键支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江西锚定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,推进创新江西建设,以“三大高地”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紧扣全省战略,针对科创企业“轻资产、缺抵押、融资难”痛点,构建“线上化+标准化+特色化”产品矩阵,创新推出专属产品,以“一企一策”定制服务,为新兴产业注入源头活水。
立足产业特色,该分行将服务嵌入地方优势产业链,以“阶梯式”服务陪伴企业从技术攻关到产能扩张。在“世界铜都”鹰潭,铜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、占全国铜加工总量十分之一。江西A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科创代表,组建4位博士研发团队攻关极薄铜箔技术,却受“重研发、轻资产”制约。2021年起步期,邮储银行以500万元法人信用贷款助其完成设备采购;2022年成长期,1000万元科创信用贷专项支持3.5μm极薄锂电铜箔技术攻关;2023年产能扩张期,提额至1250万元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。同时,专项团队提供票据管理、账户优化等综合服务。截至目前,邮储银行累计为该企业提供超3750万元贷款,助力企业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行列,年产2万吨锂电铜箔,2025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亿元。如今,邮储银行已为鹰潭铜产业提供超百亿元信贷支持,覆盖上下游企业100余家,形成“龙头引领、中小协同”格局。
从高端制造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,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科技金融服务始终紧跟企业步伐。“从100万到3000万,邮储银行陪伴我们从传统纺织厂蜕变为智能工厂!”江西B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。作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B纺织科技转型之路常受抵押、审批等难题制约,邮储银行精准对接其发展需求,先是以100万元贷款解其扩产燃眉之急,随后跟进500万元技改贷款助力产能提升40%。在企业营收突破1.2亿元的关键节点,又给予700万元授信稳固发展根基,最终以3000万元贷款支撑其建成“5G + 工业互联网”数字工厂。如今,B纺织科技生产效率提升24%,获评“国家工信部融合发展示范企业”,2025年预计营收达1.5亿元。
这一实践,正是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助力民营经济成长、赋能江西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。该分行从服务实践中提炼形成“全周期评估、全链条赋能、全要素匹配”的服务模式,针对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,组建产业专属服务团队,配套差异化授信政策与专项信贷额度,推动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节奏同频、需求同契。截至2025年9月末,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较2021年末增长近12倍,从30亿元增至超386亿元,服务科技企业4294户;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超13.2万户,余额近1126亿元,以科技金融之力,为江西产业升级激活新引擎,为工业强省建设筑牢金融根基。
绿色金融发力,绘就赣鄱生态发展新图景
绿色是江西最鲜明的底色,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江西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。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紧跟全省战略部署,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核心抓手,通过产品创新破解融资痛点、模式优化适配产业需求、服务升级延伸生态触角,从城市环境“微治理”到生态资源“大开发”,探索出一条“点绿成金”的金融赋能之路。
在城市生态治理领域,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聚焦环保设施升级需求,以定制化产品解决企业发展难题。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是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,随着景德镇市医疗需求增长,当地医废年处置量已达930吨,而唯一的医废处理企业——C生态环保有限公司,原有设施在技术标准和处理能力上均难以满足需求。邮储银行景德镇市分行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,组建绿色金融专业团队深入企业,结合其“轻固定资产、持有特许经营权”的特点,创新推出“节能环保贷”,突破传统抵押限制,采用“特许经营权质押”担保模式。2024年10月,成功为企业授信1000万元,精准匹配医废处置设施升级的资金需求。在金融活水的注入下,C公司建成符合最新环保标准的处置中心,采用先进热解焚烧技术处理医废,烟气排放指标全面达标,年处理能力跃升至1825吨,较升级前实现翻倍。
从城市环保设施升级,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,该分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不断向纵深拓展。新余市5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,作为全国首个市带县全域规划的国储林项目,因建设周期长、前期投入大,面临社会资本激活难题。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主动对接,加入项目PPP领导小组,深度参与银团合作,为项目提供5.5亿元贷款支持。针对林木生长周期长的特点,创新设计30年超长期限贷款方案(含8年宽限期),并采用“林权抵押+风险准备金”的组合模式,在契合项目发展规律的同时保障资金安全。
如今,新余国储林项目通过赎买、租赁等方式整合零散林地,形成规模化、集约化的林业发展格局。项目不仅发展林下套种、森林康养等多元产业,每年为林农带来额外收入超千万元,其森林康养基地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,更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等服务业蓬勃发展。
在赣鄱大地,这样的绿色实践不断涌现。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立足江西林业、茶业等生态产业优势,持续创新金融模式。在遂川县,针对茶农、茶企“有资源、缺资金”的困境,创新推出“林票”“茶票”融资模式,将林权、茶园权益量化为可质押的“资产凭证”。江西遂川县狗牯脑茶厂凭借589.5亩茶园对应的“遂茶票”,顺利获得200万元授信;茶农兰桥林以31.5亩茶园“遂茶票”为依托,拿到30万元贷款,真正实现“山林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”。截至2025年9月末,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已累计发放绿色信贷超180亿元,覆盖碳减排、生态修复、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领域,以金融之力守护江西生态底色,推动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普惠金融下沉,织密全省民生保障幸福网
普惠金融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直接体现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坚守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的初心使命,锚定“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、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商”目标,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,将普惠金融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、街头巷尾。该分行通过产品创新、服务优化、减费让利,让金融温情渗透民生各个角落,在服务“三农”、支持小微企业、保障民生需求中彰显大行担当。截至2025年9月末,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超1049亿元,年净增超38亿元;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765亿元,年净增超48亿元,以实实在在的金融成果,织就一张覆盖全省的民生保障幸福网。
江西,素有“江南粮仓”的美誉,同时也是特色农产品的富集之地。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深知,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。该分行紧紧围绕粮食生产、特色种植养殖等重点领域,精准发力,靶向施策。
在粮食产业方面,紧密贴合粮食产业的季节性特性,春季全力助力春耕备耕,及时为农户提供购买种子、化肥、农机具等所需资金;夏秋季则着重助力粮食收购,保障收购资金足额、准时到位。深入挖掘粮食全产业链的金融需求,创新推出专属产品。上饶鄱阳县种粮大户计某便是其中的受益者。十多年来,邮储银行与计某携手同行,助力“鄱粮贡米”从普通的农产品走向品牌化经营的道路。去年,计某的企业迎来扩仓升级的关键期,邮储银行江西鄱阳县支行迅速行动,通过专项贷款解其燃眉之急,助力企业年加工能力不断攀升。
在特色农业领域,邮储银行同样展现出十足的匠心。新余蜜桔产业在邮储银行全产业链式服务下,愈发可口甘甜,辖内新余市分行累计投放柑橘产业贷款6.2亿元,成功托起了“中国蜜桔之乡”的金色产业。水西镇种植大户裴某的致富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。六年间,裴某累计获贷1400万元,他的产业也从最初的小果园发展成为800亩的大型基地,经营模式从单一种植转变为加工销售一体化,年产值突破千万元,还带动了60余户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
如今,这种“一产业一方案”的定制化金融服务已在全省全面铺开。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围绕江西省政府重点布局的稻米、油料、果蔬、畜牧、水产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链以及茶叶、中药材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链,深入调研各市、县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布局,按照“一产业一方案”的精准思路,因地制宜为全省70多个乡村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专属产品方案。源源不断的金融“活水”,正持续滋养着江西特色产业茁壮成长,助力产业不断做大做强。
在养老金融领域,以普惠思维回应“老有所养”需求,线下完成网点适老化改造,线上迭代手机银行大字版、开通95580“尊长专线”,破解老年群体“数字鸿沟”,累计为600多万老年客户提供暖心服务;在数字金融领域,以科技赋能普惠服务提质,升级手机银行APP优化交互体验,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与风险评估,构建“以点汇线、以线结网”的服务模式,让金融服务高效触达民生需求。
五载栉风沐雨,五载笃行致远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将持续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,传承实干精神,深耕金融服务主业,以改革破局激发内生动力,以精准防控筑牢风险底线,凭更精准的举措、更高效的效能、更温暖的情怀,深度融入江西“十五五”发展大局,在稳增长、促改革、防风险的统筹推进中,为描绘中国式现代化江西新图景贡献源源不断的邮储力量!
(供稿单位: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西省分行)